MG Public Knowledge Hub
Teaching & Research Knowledge Base (WIP)
Classroom Resource
Standardized Test Prep
College Application
Literature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ming
Teacher Qualification
AP/IB/A-Level Literature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Test Type
🏆 三大课程比较
课程 | 特点 | 适合学生 |
A-Level | 专业性强,深度学习 | 已明确专业方向的学生 |
AP | 灵活多样,广泛探索 | 希望体验多种学科的学生 |
IB | 全面发展,国际视野 | 追求综合能力培养的学生 |
A Level
A-Level是英国高中的课程体系,英国本科是三年,研究生是一年,相对来说在时间上更为紧凑,要求学生提前适应专业的方向。A-Level与AP不同的是没有提倡学生适应不同的课程,主张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在学习中提前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位,然后选择科目。
A-Level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高一会有一个预备的先修课程叫做IGCSE,到高二和高三的时候其实才是A-Level课程,高二的时候是AS,高三的时候叫做A2。相对来说这三个不同的阶段难度是递进的,主要的关键节点在于高二的时候AS的学习和成绩,这个成绩需要和高三的A2阶段成绩一起递交给大学。
A-Level共有70余门课程,国内通常开放的是高等数学、数学、物理、计算机、商学、经济学等等,其实也给了与热门专业方向对应的科目。
A-Level的评分体系分为六个等级,从A到U。A是指的80-100分的学生, 70分以上的是B,60分以上是C,50分以上是D,40分以上是E,40分以下的就是U,U相当于不及格,其实A-level课程想要得高分还是很难的,所以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扬长避短。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单个科目进行难度比较的时候,A-Level难度大于IB,但因为IB的课程总数比较多,要求学生至少选择6门科目,而A-Level一般只要求学生选择至少3-4门。所以即使单科难度大,但它的科目总数比较少,整体难度还是小于IB的。
A-Level是剑桥的课程考试,它更倾向于适合想要英美双申,或前期对于申请方向不太确定的学生。
在A Level 体系中,英语语言类科目有三个,分别是英语语言与文学(仅AS阶段有),英语语言,英语文学:
大纲解读:
科目名称 | 试卷内容 |
英语语言与文学 (仅AS阶段有)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English | 试卷一:写作(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A部分:命题写作
1,命题短作文(小于400词,占15分)
2,解读自己的文章(无字数要求,占10分)
B部分:拓展写作(从三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600-900词,占25分)
三道题目分别属于以下三种文体:
1,想像性/描述性文章
2,辩证性/论证性文章
2,审查性/评价性文章
试卷二:赏析诗歌,戏剧,散文(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从三个不同文学体裁中任选两个进行赏析,每一个文学体裁都提供两道题目,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各占25分)
|
英语语言
English Language | 试卷一:阅读 nonfiction(AS阶段考,时长:2小时15分钟,成绩:占50分)
A 部分:简答题
1,阅读一篇550-750词的文章,完成简答题。(150-200词,占10分)
2,分析阅读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无字数要求,占15分)
B部分:文本分析
阅读一篇550-750词的文章,分析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无字数要求,占25分)
试卷二:写作( AS阶段考,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A部分:命题写作
1,命题短作文(小于400词,占15分)
2,评价自己的文章(无字数要求,占10分)
B部分:拓展写作 Extended writing(从三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600-900词,占25分)
三道题目分别属于以下三种文体:
1,想像性/描述性文章 imaginative writing
2,辩证性/论证性文章
2,审查性/评价性文章
试卷三:语言分析(A Level阶段考,时长:2小时15分钟,成绩:占50分)
A部分:语言演变
基于一篇300-400词的散文,以及图表和表格,分析英语语言的演变。(无字数要求,占25分)
B部分:儿童语言习得
基于一段儿童之间的对话(0-8岁),分析其对语言的使用。(无字数要求,占25分)
试卷四:语言话题( A Level阶段考,时长:2小时15分钟,成绩:占50分)
A部分:英语全球化
阅读一篇400-500词与“英语全球化”话题相关的文章,并提炼出文章重点。(无字数要求,占25分)
B部分:语言与个体
阅读一篇400-500词与“语言与个体”话题相关的文章,基于语言与个体之间关系,提炼出文章重点。(无字数要求,占25分)
|
英语文学
Literature in English | 试卷一:戏剧和诗歌(AS阶段考,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A部分:赏析戏剧(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B部分:赏析诗歌(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试卷二:散文和一篇未见过的文章(AS阶段考,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A部分:赏析散文(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B部分:赏析一篇未见过的文章(体裁涉及散文,诗歌或戏剧,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试卷三:莎士比亚戏剧和其他戏剧(A Level阶段考,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A部分:赏析莎士比亚戏剧(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B部分:赏析其他戏剧(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试卷四:1900年前及1900年后的诗歌和散文(A Level阶段考,时长:2小时,成绩:占50分)
A部分:赏析1900年前的诗歌和散文(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B部分:赏析1900年后的诗歌和散文(从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完成,无字数要求,占25分)
要求在AB两部分中,诗歌和散文必须各完成一篇。
|
英语语言与文学 (仅AS阶段有)
课程目的:
- 享受学习英语语言和阅读文学的经历
- 有效、准确、恰当地进行书面沟通
- 培养阅读、分析和交流等能力。
- 培养对各种形式和风格的文本的鉴赏能力
- 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试形式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
在试卷一英语语言中,主要评估考生与写作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探索和尝试各种类型、风格和语境。除了提高他们准确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学生还应该成为越来越多的反思型作家,能够调整他们的写作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形式、受众、目的和背景。
核心概念:
1,对文本与上下文理解
2,对字面解释/隐含意义以及作者风格解读
3,分析作者如何与读者交流
4,分析作者在不同的语境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考点:
1,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文体的行文习惯:如,广告、小册子、传单、社论、新闻报道、文章、评论、博客、调查性新闻、信件、播客、(自动)传记、旅游写作、日记、散文、演讲稿、叙事性写作和描述性写作。
2,学生需要区分语言和文体特征:语篇/词类、词汇、形象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语音、语态、修辞手法(rhetorical devices)、时态、时态、语态、叙事角度、词序和句子结构、段落和文本结构、语气的形式/信息性、实用性。
在试卷二英语文学中,主要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核心概念:
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体裁,背景,风格,意义
学生需要学习戏剧,诗歌,散文,在考试时,从三个不同文学体裁中任选两个进行赏析,文学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考纲内的作者如下:
戏剧:Arthur Miller/ William Shakespeare /Wole Soyinka /Thomas Middleton and William Rowley
诗歌:Robert Browning/ Owen Sheers/ Songs of Ourselves, Volume 2/ Gillian Clarke
散文:E M Forster/ Andrea Levy /Stories of Ourselves, Volume 2 /Ngũgĩ wa Thiong’o
英语语言
课程目的:
- 享受学习英语的经历。
- 对各种形式、风格和语境的文本作出批判性的反应。
- 有效地、创造性地、准确地、恰当地进行写作交流。
- 培养阅读、分析和研究等能力。
- 掌握英语语言研究的概念和技术。
- 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和语言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概念:
1,对文本与上下文理解
2,对字面解释/隐含意义以及作者风格解读
3,分析作者如何与读者交流
4,分析作者在不同的语境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5,英语语言的多样性
6,英语语言的演变
考试形式分为试卷一,二,三,四。(其中AS阶段考试卷一和二,A Level阶段考试卷三和四)
AS阶段内容(试卷一和试卷二)。
在试卷一中,主要评估考生与阅读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在试卷二中,主要评估考生与写作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考点:
- 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文体的行文习惯:
举例:广告、小册子、传单、社论、新闻报道、文章、评论、博客、调查性新闻、信件、播客、(自动)传记、旅游写作、日记、散文、演讲稿、叙事性写作和描述性写作。
- 学生需要区分语言和文体特征:
举例:语篇/词类、词汇、形象语言(figurative language)、语音、语态、修辞手法(rhetorical devices)、时态、时态、语态、叙事角度、词序和句子结构、段落和文本结构、语气的形式/信息性、实用性。
A Level阶段内容(试卷三和试卷四)
在A level阶段,考生需要在AS阶段所建立的知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学习四个专业学科领域。
- 语言演变
- 儿童语言习得
- 英语全球化
- 语言与个体
同样,A level阶段所要求的技能和技巧也在AS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试卷三主要侧重于与分析性阅读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试卷四的重点是论述性写作。
试卷三:语言分析
在A部分中,学习者将探讨英语是如何不断演变,以适应其对应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科学技术环境变化的。
考点:
- 从早期现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到当代英语(Contemporary English),英语语言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基本特征:
举例:图学、正字法、语音学、形态学、句法、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语法。
- 与语言演变有关的概念和术语:
举例:词源、派生、转折、伸缩、聚合、缩略、转换、复合、回形、混合、借用、改善、贬义、扩大、缩小。
- 语言演变的理论和理论家
举例:随机波动理论、文化传播理论、词隙理论、子层理论、函数理论、树型和波型理论
- n-gram图表示语言使用随时间的变化。
举例:关联词、词类、语素、搭配的比较。
- 语料表
举例:搭配表,同义词表
在B部分中,学生将探索儿童语言习得的早期发展阶段(0-8岁),分析这个时期口语使用的各种特点和功能,并熟悉该领域内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和理论家。
考点:
- 儿童语言习得中早期发展的主要阶段
举例:咿呀学语、独词句阶段、电报、后电报阶段。
- 儿童语言的不同功能:
举例:工具性的、调节性的、互动性的、个人性的、表象性的、启发式的、想象性的。
- 儿童语言习得的理论和理论家:
举例:模仿和强化理论、语言习得方式、语言习得支持系统、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指导或看护人言语。
- 无记录的对话和口语记录的习惯和特点:
举例:停顿、重叠、重音、语调和音位特征符号。
试卷四:语言话题
在A部分中,学生将探索英语作为一种 "全球 "语言的历史;探究标准和非标准英语形式的发展,包括英国以外的英语为母语使用者的英语类型;以及对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英语使用的道德思考。
考点:
- 英语作为一种 "全球 "语言的历史发展:
举例:殖民主义、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同心圆模式、多语种、英语的未来。
- 英语种类:
举例:标准和非标准的 "英语",信仰化,社会选择的连续性,官方和非官方的态度和政策。
- 有关的道德思考
举例:语言演变和消亡、文化帝国主义、机会平等、全球合作。
在B部分中,学生将探讨语言如何使我们能够向他人传达我们的自我意识,以及如何在自我的不断构建、确定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还会研究语言到底是与生俱来的、后期学习的还是两者兼具的;语言和思想是如何相互交织和相互分离的;以及我们如何自觉和不自觉地使用语言来构建和维持社会身份。
考点:
- 先天性和学习性:
举例:行为主义、本位主义、本位主义、经验主义。
- 语言和思想的关系:
举例:语言相对论和决定论、普遍论、思维语言假说。
- 语言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举例:言语群体、声望、方言、社会性、性别特征,标准和非标准特征、包容和排斥、语音和口音。
英语文学
课程目的:
- 享受阅读文学的经历。
- 培养对不同形式、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 有效、准确、恰当地进行书面沟通。
- 培养阅读、分析和交流等能力。
- 分析和评价作家在创造文学意义和效果时使用的写作方法。
- 鼓励更广泛的阅读,并了解阅读对个人发展的贡献。
- 为进一步学习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概念:
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体裁,背景,风格,意义
考试形式分为试卷一,二,三,四。(其中AS阶段考试卷一和二,A Level阶段考试卷三和四)
AS阶段内容(试卷一和试卷二)
要求学生:
- 认识和理解所学作品及其相关的背景
- 分析作者的措辞是如何塑造意义和创造效果的
- 旁征博引
- 正确传达作品的文学思想和论点
试卷一:考查学生的戏剧和诗歌鉴赏能力:
戏剧,诗歌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考纲内的作者如下:
戏剧:Arthur Miller/ William Shakespeare /Wole Soyinka /Thomas Middleton and William Rowley
诗歌:Robert Browning/ Owen Sheers/ Songs of Ourselves, Volume 2/ Gillian Clarke
- 这一部分的清单与官方释放的英语语言与文学试卷二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试卷二:考查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这一部分会出现一篇在阅读清单外的散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散文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考纲内的作者如下:
散文:E M Forster/ Andrea Levy /Stories of Ourselves, Volume 2 /Ngũgĩ wa Thiong’o
- 这一部分的清单与官方释放的英语语言与文学试卷二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A Level阶段内容(试卷三和试卷四)
要求学生:
- 认识和理解所学作品及其相关的背景
- 分析作者的措辞是如何塑造意义和创造效果的
- 旁征博引
- 正确传达作品的文学思想和论点
- 批判性地讨论和评价作品
试卷三:考查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其中有一篇是莎士比亚的作品
A部分:莎士比亚戏剧鉴赏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年考纲提供的莎士比亚戏剧内容是:《李尔王》和《冬天的故事》
B部分:其他戏剧鉴赏
戏剧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考纲内的作者如下:
戏剧:Athol Fugard/Tennessee Williams/Tom Stoppard
试卷四:考查学生对1900年前及1900年后的诗歌和散文的鉴赏能力
A部分:1900年的诗歌和散文鉴赏
诗歌和散文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考纲内的作者如下:
Geoffrey Chaucer/ Emily Dickinson /John Milton/ Jane Austen/ Thomas Hardy /Charles Dickens
B部分:1900年后的诗歌和散文鉴赏
诗歌和散文作品的阅读清单由官方提供(目前提供了2021-2023年的阅读清单),2021考纲内的作者如下:
Derek Walcott /Stephen Spender /Jackie Kay /Virginia Woolf/ Margaret Atwood/ Barbara Kingsolver
出分情况:


在AS考试中,A*率最高的英语文学,达到29%,再者是英语语言,是14.7%,最低的是英语语言与文学,是11.3%。
在A Level考试中,英语语言的A*率只有2.1%,是难度最高的文科之一,英语文学虽然课程内容比较难,但是在出分上相对乐观,达到7.3%,对自己语言能力有信心,或者有志向学习语言类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
英语语言与文学课程只在AS阶段有,包括写作和文学鉴赏两个部分,从涉及的内容来看是非常全面的,文学与非文学体裁都会涉及到。长远来看,课程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文学打基础。
英语文学课程几乎完全是与散文,诗歌和戏剧打交道,这里的散文也可以理解成散文类小说,涉及到大量的英语文学阅读,时间范围也非常广。选择这门课的同学一定要对英语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同时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也需要更高一点,才能适应。比如雅思阅读能在7分,对应到托福阅读大约在25。同样的,英语文学的写作量也非常的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考试还要求对文学语言进行鉴赏,整体难度较高。但是,英语文学的A*率远比英语语言课程要高。
对于大学选专业来讲,选择英语文学的同学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大学继续攻读英语文学学位,此外,也可以选择其他相关的文史类专业,比如历史学,戏剧研究等。
英语语言课程的范围更广,除了要学习诗歌,戏剧,散文,还会学习到二语习得,英语全球化,以及语言演变下的句法,词法等特性,更具有科学研究性。
AS阶段的英语语言课程和英语语言与文学课程比较的话,二者有重合的部分,体现在与写作有关的技能和技巧的考查上,差异点在,英语文学另一部分内容侧重在文学鉴赏上,而英语语言与文学的侧重在阅读上 。
选课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是将来的大学专业,英国课程格外关注学生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因此学生需要在选择A level学科时大致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行业。在选课之前,可以去大学官网看看自己想选择的专业要求,比如有的大学医院系入学要求学生在A level阶段必须要学习生物和化学这两门学科,并且至少要拿到A的成绩,这样在选课时也会更有方向。
AP
在申请不同排名美国大学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AP科目选择,比如说如果我们的要求是要申请前20的学校,至少要有3-5门的AP考试,甚至更多。如果是理科科目我们要争取满分5分,如果是文科科目也至少要4分。排名越高的学校对于AP考试的要求就更为严格,科目数量和得分都有要求,建议在报考AP的时候充分结合自己的志愿学校要求进行选择。
AP共有38门科目,学生一般可以选3-5门,科目的设置与美国大学课程结构基本一致。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国际部在高一会开设AP预备课程,正式的AP学习会从高二开始,但也有部分学校会进行分班或分层教学。比如十一学校在高一的时候会开设部分AP课程,通过分层考试选拔出部分同学可以提前开始AP课程的学习。
首先,AP考试和课程的时间灵活,衔接性好。因为AP并不算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是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由不同的科目、门数组成,因此很容易就可以衔接上学生已有的课程。
AP对于申请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增强GPA成绩,也就是校内平均成绩的说服力,即提升学生的学术证明力。第二,给美国校方提供认可度很高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证明。
AP的难点主要在于文科科目,如果考一些偏理科的学科,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AP文科对于语言的基础要求、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求比较高,这些属于中国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
另一个难点在于选择的科目数量,如何搭配灵活的AP课程也是难度来源之一,如果前期选择过多的AP科目,后续对于校内的GPA和托福SAT备考的侵占时间是累计上涨的。
AP考试不同的科目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将来的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的划分,用文理科来分类,以这个为基本面进行AP科目的选择。
另外,我们有如下三点建议:第一,在选择AP考试科目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与校内课程冲突;第二,可以优先考虑标化成绩,以标化的成绩为依托分析何时进入AP的学习或应考几门AP。第三,如果想追求数量同时分数又不要太差的时候,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理科和社科。如果要通过AP来体现自己的学术能力,追求高难度时应优先考虑历史或英语。
在AP考试中,可供学生选择的语言科目有AP 英语文学与写作和英语语言与写作,二者就像双胞胎,考查的形式很相似,都是以选择题加作文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但是内容上有大不同:
大纲解读:
科目名称 | 试卷内容 |
AP 英语文学与写作
AP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 | 第一部分:
选择题(55道题目,时长:1小时,占总成绩的45%)
阅读选择题:55道
第二部分:
作文题(3道题目,时长:2小时,占总成绩的55%)
1,诗歌鉴赏(官方建议用时:40分钟)
2,散文类小说或戏剧鉴赏(官方建议用时:40分钟)
3,文学作品分析(官方建议用时:40分钟)
|
AP 英语语言与写作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 第一部分:
选择题(45道题目,时长:1小时,占总成绩的45%)
阅读选择题:23-25道
写作选择题:20-22道(2020年新增题型)
第二部分:
作文题(3道题目,时长:2小时15分钟,占总成绩的55%)
1,综合信息型写作(官方建议用时:55分钟)
2,修辞分析型写作(官方建议用时:40分钟)
3,论证型写作(官方建议用时:40分钟) |
AP英语文学与写作

选择题(Multiple-Choice)要求学生在一小时内阅读五篇文章,每一篇文章对应8~13个选择题,共要完成55道题目。文章的体裁涉及到不同难度的虚构型文章,如:散文类小说,戏剧或者诗歌。五篇文章中至少会出现两篇散文类小说或戏剧,两篇诗歌,文本的时代背景从十六世纪延续到二十一世纪,不免会出现古英语,以及与现在措辞风格不同的句法结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

作文题(Free-Response)部分要求学生在2小时内阅读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三篇文章分别为诗歌鉴赏(Poetry Analysis),散文类小说或戏剧鉴赏(Prose Fiction Analysis),文学作品分析(Literary Argument)。
在鉴赏中论点(Thesis)总分1分,(论据和分析)Evidence and Commentary占4分,复杂性(Sophistication)占1分,总分6分。
在论点上,回答题干的问题,并用合理的解释证明自己的论点可得1分,如果论点不合理,回答内容仅仅是在转述题干信息,论据不连贯,或者没有回答题干的问题皆不得分。
在论据和分析上,论据具体,论证合理可得4分,如果论据选择不够具体,过于宽泛,没有明确解释自己的证据如何支持结论不得分。
在复杂性上,表现出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出复杂的文学论点可得1分,不满足不得分。
1,诗歌鉴赏(Poetry Analysis):
诗歌鉴赏(Poetry Analysis)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诗意元素,比如作品的结构,风格和主题,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如修饰化语言的使用,并且要在文中找到合适的证据去论证
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元素和技巧去传递想法的
例题讲解(Sample Question):

在下面这首Olive Senior的《植物》(2005年出版)一诗中,作者描绘了植物生命和间接受众之间的关系。请仔细阅读这首诗,分析Olive Senior是如何运用诗歌元素和诗歌技巧来描述这些复杂的关系的。
2,散文类小说或戏剧鉴赏(Prose Fiction Analysis):

散文类小说或戏剧鉴赏(Prose Fiction Analysis)部分,考查散文类小说的几率较高,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文学元素与修辞技巧去表达想法的,同样需要学生在文中找到证据去论证。
例题讲解(Sample Question):

下文节选自1852年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一部小说。在这段文字中,Blithedale农场是一个旨在通过集体农庄生活实现平等理想的社区,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两个人物即将分道扬镳。仔细阅读这段话,分析霍桑是如何运用文学元素和技巧来描绘对Zenobia的复杂态度的。
3,文学作品分析(Literary Argument):

文学作品分析(Literary Argument),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日常积累的文学作品,或者从出题人提供的清单列表中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去阐述出题人提出的开放性论点,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证据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题讲解(Sample Question):

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被赋予了字面上或象征意义上的天赋。这种天赋可能体现在具体的事件上,也可能是一种抽象的品质,如不凡的美貌、重要的社会地位、强大的精神或想象力,或非凡的身体力量。然而这种天赋往往也可能是一种负担或障碍。
可以从你自己曾阅读的作品,或者从下面的列表中选择一部小说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人物所赋予的天赋需要既是其优势也是劣势,分析出这种天赋的复杂性如何有助于作品的整体表达。注意不要仅仅概括故事情节。
AP英语语言与写作

选择题(Multiple-Choice)由阅读选择题(Reading questions)和写作选择题(Writing questions)两个部分组成,要求学生在一小时内阅读五篇非虚构型文章,如:说明文,议论文等,并完成45道题目。其中,写作选择题是2020年改革之后新纳入的考点,学生需要站在作者的视角去阅读,并且思考如何修改一篇文章,比如句子的增删等,这一点与SAT语法有相通之处。

作文题(Free-Response)部分要求学生在2小时15分钟内完成三篇文章,官方建议每一篇文章分配15分钟的阅读时间,40分钟的写作时间。三篇文章分别为综合信息型写作(Synthesis),修辞分析型写作(Rhetorical analysis)和论证型写作(Argument)。
在作文中论点(Thesis)总分1分,论据和分析(Evidence and Commentary)占4分,复杂性(Sophistication)占1分,总分6分。
在论点(Thesis)上,回答题干的问题,并用合理的解释证明自己的立场,分析出作者的修辞选择可得1分,如果论点不合理,回答内容仅仅是在转述题干信息,论据不连贯,或者没有回答题干的问题皆不得分。
在论据和分析(Evidence and Commentary)上,至少选择三个材料,论据具体,论证合理,并且清楚解释文章中多种修辞选择如何有助于作者的表达可得4分,如果仅仅重述论点(如果有的话),重复所提供的材料信息,或引用材料少于两个皆不得分。
在复杂性(Sophistication)上,表现出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出复杂的文学立场可得1分,不满足不得分。
综合信息型写作(Synthesis)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整理归纳给定的六个阅读材料(包括图表),筛选出至少三个最切题的材料,作为证据支持自己在作文中的观点。题目阅读量很大,尤其考验学生短时间内有效信息的获取,总结概括的能力。这一道题训练了大学写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能力——引用文献,因为在在撰写大学论文时,需要引用大量他人著作和论文中的观点、材料、方法作为自己论证的根据。

例题讲解(Sample Question):

征用权是指政府有权从私人业主手中征用财产供公共使用。征用权的基本原理是: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土地拥有比私人所有者更大的法律权力。几百年来,世界各地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实行了征用权。
仔细阅读以下六个来源,包括每个来源的介绍性信息。请写一篇文章,对至少三个材料进行整合,并阐述你对征用土地是有成效且有益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修辞分析型写作(Rhetorical analysis)要求学生阅读一篇非虚构型文章,分析作者是如何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这道题与SAT写作有一些类似,都要求从措辞,句法,修辞,论证,例证等角度去分析文本,但是从文体的多样性来看,AP 英语语言与写作的文章涉及到传记,书信,演讲等多种体裁,难度更高。

例题讲解(Sample Question):

1997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在马萨诸塞州一所女子学院--霍利奥克山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毕业演讲。
仔细阅读这段话,写一篇文章分析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如何有效的用修辞手法表达其观点:坚持不懈方可有所作为。
论证型写作(Argument)要求学生基于给定的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证据去展开证明,这道题目与托福写作又有些类似,但是从话题的难度来看,AP英语语言与写作的话题不如托福贴近生活,更抽象,更具有哲理性。同时,题目要求的证据为基础的(evidence-base)论证过程,其实也是SAT和ACT阅读核心考查的能力。

例题讲解(Sample Question):

作家和飞行员安妮·莫罗·林德伯格(Anne Morrow Lindbergh)(1906-2001)在她的《来自大海的礼物》( Gift from the Sea)一书中写道:"我们往往不会选择未知的事物,因为它可能会让人震惊,失望,或者难以应付。然而带着失望和惊喜的未知才是最丰富的。"
请写一篇文章,论证你对探索未知的价值的立场。
综上,AP英语文学与写作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评价能力。更适合对诗歌,散文,戏剧感兴趣,以及将来想要攻读文史哲方向的同学;AP英语语言与写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日常阅读和写作能力,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辩证思维,逻辑推断等,相对更实际,其考查的三种文体在将来的大学,甚至工作中都会经常用到。
AP语言类科目能帮助学生在申请时由更多的申请优势,塑造出人文理工兼修的形象。
出分情况:

从官方释放的2020年5月AP考试数据来看,AP英语文学与写作的五分率只有9.3%,四分率17.3%,三分率33.5%,两分率27.8%,一分率 12.2%,相比较而言,AP英语语言与写作成绩更乐观,五分率达到12.6%,四分率20.4&,三分率29.1%,两分率26.2%,一分率11.8%。
对于我们国内的同学来讲,选择AP英语语言与写作的学生人数更多,五分率也更高一些。AP英语文学与写作的难点主要在理解和赏析上,因为会涉及到不同时代背景的文学巨匠名著,在语言上对学生要求非常高,又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诗歌,戏剧的机会和途径有限,再加上不了解诗歌,戏剧背后的文化,历史大背景,学生在阅读部分和前两篇作文的理解和赏析上会觉得吃力。第三篇作文需要学生依据自己的日常文学著作的积累去论证观点,因此不仅要求有阅读积累,还要能深入理解其内容,并熟练运用。对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要多思考,多探究,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干瘪乏味,难得高分。
AP英语语言与写作的难点主要在写作上,第一篇作文对学生阅读速度,信息整合及输出技能提出要求,第二篇作文要求学生能熟练区分文学修辞手法,并进行分析,第三篇作文要求学生对形而上的话题进行论证,这些能力需要在平时进行大量专项化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才能得以提升。 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结果,没有量的输入便不会有质的输出,提分的第一步,就要从阅读开始。
IBDP
IB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广度、批判性思考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还有自我管理能力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所以总的来说,无论是到了美国大学那种需要广泛涉猎的博雅教育体系,还是相对传统的英式大学体系,IB学生都能适应得很好。
IB课程体系一直以来的反馈都是比较难的。IB有两大特点:第一,全面性。注重基础设施,以及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IB是一个非常严谨和非常完整的体系性的考试课程。IBDP主要是针对十一和十二年级的学生开展的,它包括6大学科和3大核心课程,6大学科包括母语、第二语言、个人与社会学、科学、数学和艺术选修;3大核心课程包括认识论、课外的拓展论文以及创意行动与服务。
IB学校高一一般安排的是预科和衔接课程,比如说乐成国际学校在九到十年级引进的是IB预备课程MYP;公立的人大附高一采用的是IGCSE作为预科;十一学校的IB项目在高一开设了预备IB,直接定向对接到高二的IB选课。
高二就开始确定科目了,需要以6+3的搭配方式选择。6指的从6大学科中进行选择,具体分配至少要有三高和三标,三高就是三个难度较高的课程,以及三个标准课程。
如果IB选择的HL(高难度)课程达到一定分数,也可以像AP那样换取大学学分。此外,这三门高等级的科目一般与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相关,因此建议选择时提前考虑自己可能的专业方向。
从单科的难度上分析,IB的难度其实是低于AP和A-Level的,它的难点主要在于整体难度。IB的科目要求非常高,AP和A-Level对学生的科目要求都是3-4门或3-5门,但IB就要求学生至少6门,同时还有拓展论文,包括TOK,所以IB整体科目是最多的。而且从IB考试的方式来看,它的课后论文非常多,这就涉及到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且进行大量的学术写作,这是非常耗时间的。
IB的学生课余时间是最为紧张的,所以他们也是准备标化时间平衡最为困难的一类学生。我们在前期规划标化课程的时候,会要求学生优先考虑学校的GPA,先保证在校内的科目选择、适应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再见缝插针地安排碎片时间进行标化学习。
IB的优势在于课程难度非常接近大学课程,包括它的课程设置思路也是非常接近大学课程的,它的阅读,学术写作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一般来说,IB课程的学生升入大学之后会觉得大学的课业压力比较正常,因为之前已经在IB课程体系下熟悉过了。
IB学位的认可度非常高也是优势,AP在美国的认可度要高于英国,A-Level在英国的认可度要高于美国,而IB认可度则是世界范围内通行。
同时IB还很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在培养写作和阅读能力方面非常突出。
首先英语基础要好,学习能力比较强,还得善于规划时间,其实就是比较自律,能够管控好自己时间的学生。因为IB课程难度较大,任务繁杂,所以一个能够善于规划时间,有条理的性格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IB课程。
第二种就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没有特别倾向的某个学科。之后想从事一些社会性工作,研究性工作这种基础面比较广的学生也比较适合IB课程体系。
IB的语言课程分为语言A和语言B
语言A是IB学习的第一学科组(语言与文学),针对母语学习的语言学习,有三个分类,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文学、文学与表演艺术。如果是英语为母语,或者中英双母语,又或者英语能力非常高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语言A。如果中英文都选择了第一学科组的课程,毕业之后会拿到双语文凭。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SB)可以从英语A,B选择,鼎石学校要求英语达到母语的水平才可以选择英语A。
语言B是IB学习的第二学科组(语言习得),针对二语学习的语言学习,有两个分类,分别是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拉丁文或者古典希腊文),现代语言又分为语言ab初学和语言B。语言ab初学针对没有学习过这门语言的学生,学习的主题会围绕五个范围展开:身份,经历,创造性,社会组织和共享地球。语言B是针对已经学习过这门语言,需要进一步提高语言应用的同学。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大部分学生会在选择语言A的汉语课程,语言B的英语课程。同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语言A和语言B的语言与文学科目。
IB的大部分课程都分为SL(Standard Level)和HL(Higher Level)两个级别,SL和HL的成绩都由IA(Internal Assessment)校内评估和EA(External Assessment)校外评估两部分组成。
HL高级别的学习需要至少240个课时,SL而标准级别的学习需要至少150个课时。
校外评估考试形式包括:
作文
结构化问题
简答题
数据答复问题
文字回答问题
案例研究问题
选择题
校内评估考试大部分采用教师评价,考试形式包括:
个人口头评论
实践实习
科学实验工作
数学探究
艺术表演
第一学科组:语言与文学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英语A:英语语言与文学(English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L/HL )
- 英语A:英语文学 (English A: Literature SL/HL)
- 英语A:文学与表演艺术(English A: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SL )
- 中文A
大纲解读:
科目名称 | 试卷内容 SL | 试卷内容 HL |
英语A:语言与文学
English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L/SL | SL(Standard Level)
(四部文学作品+若干非文学作品)
校内评估,时长:15分钟,占30%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提前准备
校外评估,时长:3小时,占70%
试卷一:时长:1小时15分钟,占35%
写作:有引导题的文本分析,占20分
试卷二:时长:1小时45分钟,占35%
写作:比较论文,占30分
| HL(Higher Level)
(六部文学作品+若干非文学作品)
校内评估,时长:15分钟,占20%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提前准备
校外评估,时长:4小时,占80%
试卷一:时长:2小时15分钟,占35%
写作:有引导题的文本分析,占40分
试卷二:时长:1小时45分钟,占25%
写作:比较论文,占30分
高级课程论文 Essay,占20%
1200-1500词的研究型文章,占20分
|
英语A:文学
English A: Literature HL/SL | SL(Standard Level)
(九部文学作品)
校内评估,时长:15分钟,占%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提前准备
校外评估,时长:3小时,占%
试卷一:时长:1小时30分钟,占%
写作:有引导题的文学评价,散文诗歌二选一,占分
试卷二:时长:1小时30分钟,占%
写作:比较论文,诗歌,戏剧,散文三选二占分
| HL(Higher Level)
(十三部文学作品)
校内评估,时长:15分钟,占%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提前准备
校外评估,时长:4小时,占%
试卷一:时长:2小时,占%
写作:文学评价,散文诗歌二选一
,占分
试卷二:时长:2小时,占%
写作:比较论文,诗歌,戏剧,散文三选二,占分
高级课程论文 Essay,占%
1200-1500词的研究型文章,占分
|
文学与表演艺术
English A: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SL | SL(Standard Level)
(五部文学作品)
校内评估,时长:15分钟,占30%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提前准备
校外评估,时长:小时,占%
试卷一:时长:,占%
写作:小说鉴赏,占分
试卷二:时长:,占%
写作:比较论文,诗歌鉴赏,占分
对所学剧本进行表演以及口头陈述 |
英语A:语言与文学(English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L/HL )
IBDP的语言类考试分了三大块:第一块是笔试,也就是上图中的试卷一和试卷二,闭卷考试,三小时之内完成,占整体考试45%;第二块是文学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两部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写出一篇论文,占整体考试25%;第三块是口头表达,占整体考试30%。这样一来,学生减轻了很多压力。
这三部分考试内容,有一个共性:对某一个文学作品进行评价。首先,评价的时候要求你即读即评,限时写作;第二,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自圆其说;第三,要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意见,比较有趣的是,观点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更重要的是,所有评估都有评分标准,却没有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一般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对作品和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2.对问题的回应;
3.对文学手法的鉴赏;
4.组织与展开;
5.语言。
考官会按照学生在各个方面所达到的程度来给分,但不会限制学生独立表达观点。也就是说,考官不会在考生的答卷中寻找和参考答案一样的观点,但会在理解程度上给出肤浅或深刻的判断,在组织与展开上会给出论点是否连贯、论述是否充分的判断。也就是说出题者对具体作品的阐释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生的论述是否有理有据有深度。
所以在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通过对一系列广泛的阅读材料──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劝说文、博客、影视、连环画、广告、书信等文本的详细阅读,理解文本的主旨、形式、讯息、意象和韵律等语言的特色。
课程介绍:
引领学生对不同文化、文学形式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全面探索。要求学生学会欣赏文学的艺术性,并培养对阅读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能力,通过口头和书面交流,有力地展示文学分析。
考试内容:
校内评估形式为口头评论(Individual Oral):
这一项评估由一场个人口试构成,由授课教师进行评估,并由国际文凭组织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校外评审。
SL和HL学生考点要求一致,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世界性议题(Global Issue),基于这个问题,对学过的两个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一本文学作品,一本非文学作品),分析这两个作品如何呈现和探索这个世界性议题的。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在正式考试时,有10分钟的时间进行独立的口头表述,5分钟的时间回答问题。
校外评估形式为写作:
试卷一:
SL学生考查非文学类文本分析,学生需要从两个非文学类文本(广告,漫画,杂志期刊等)中任选一个完成分析性写作,从形式,风格,内容,逻辑等层面分析文本。
HL学生考查非文学类文本分析,学生需要对两个非文学类文本完成分析性写作(广告,漫画,杂志期刊等),从形式,风格,内容,逻辑等层面分析文本。
试卷二:
SL和HL学生考点要求一致,都要进行文学类文本分析,学生需要从四个启发性问题中选择一个,基于这个问题,对自己学过的两个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性的分析,从文学作品的主旨,人物,情节以及其他艺术化表达方式进行有逻辑的分析,挖掘出两部作品在主题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点。
高级课程论文:
只有HL学生需要完成,学生需要提交一篇一份1200-1500词的论文,就学过的一部,或者一组作品(文学类或者非文学类皆可)进行自主选题探究,并完成研究性文章。
课外阅读要求:
语言与文学的SL(Standard Level)和HL(Higher Level)两个级别对所需要学习的文学作品数量由要求,SL需要完成四部文学作品以及若干非文学作品,HL需要完成六部文学作品以及若干非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体裁为小说,诗歌,戏剧。官方规定,所读作品必须跨时期,跨地域,跨体裁,,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分析框架,如人物,情节,场景,主旨,视角,技巧和风格。
非文学作品的范围更广泛,包括新闻报道,专栏,回忆录,自传,演讲,随笔,广告,漫画,照片,宣传画,纪录片等,学生需要掌握文本分析框架,如表达目的,受众,语境,技巧和风格,篇章结构等。
英语A:文学 (English A: Literature SL/HL)
文学科目强调对文学作品的赏析,理解,旨在提高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独立判断,分析性写作的能力。
课程介绍:
该课程侧重于文学作品的研究。该课程的三个探索领域加在一起,是对不同文化、文学形式和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全面探索。学生学会欣赏文学的艺术性,并培养对阅读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能力,通过口头和书面交流,有力地展示文学分析。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评论相关写作手法的理解。
强调在语境中研究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学翻译的研究,让学生反思文化假设在解释中的作用。
英语A:文学与表演艺术 (English A: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SL)
课程介绍:
该课程侧重于文学鉴赏和表演。
通过对不同文化、时期、流派和翻译文本的探索,培养对语言、文化和背景如何决定意义构建的理解。
培养学生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一系列的表演技能。
出分情况

作为中国考生,选择英语A的学生占比很少,从出分情况来看,在标准级别的考试中,英语文学和英语语言与文学两个科目拿到7分满分的占比相当,分别是13.9%和13.4%,但是在高级别考试中,英语语言与文学的7分率8.7%要远高于英语文学的7分率4.5%。
其实在中文A的考试中,无论是标准级别还是高级别,中文语言和文学的7分率都是要高于中文文学科目的。
第二学科组:语言习得 (Language Acquisition)
古典语言:
- 拉丁文或者古典希腊文(SL/HL)
现代语言:
- 英语语言初级课程(Language ab initio SL)
- 英语B (English B SL/HL)
大纲解读:
科目名称 | 试卷内容 SL | 试卷内容 HL |
英语B
(English B SL/HL) | SL(Standard Level)
校内评估,时长:12-15分钟,占25%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20分钟准备时间
校外评估,占75%
试卷一:输出技能,时长:1小时15分钟,占25%
写作
A:选择任务完成写作(200-400词,满分25分)
B:结合个人经验完成写作(150-250词,满分20分)
试卷二:接受技能,时长:1小时45分钟,占50%
听力理解:时长:45分钟,占25%
阅读阅读理解:时长:1小时,占25%
| HL(Higher Level)
校内评估,时长:12-15分钟,占25%
个人口头评论+老师提问
20分钟准备时间
校外评估,占75%
试卷一:输出技能,时长:1小时30分钟,占25%
写作
A:选择任务完成写作(200-400词,满分25分)
B:结合个人经验完成写作(150-250词,满分20分)
试卷二:接受技能,时长:2小时,占50%
听力理解:时长:1小时,占25%
阅读阅读理解:时长:1小时,占25%
要求用更高级的词汇和表达 |
英语B:英语语言初级课程(Language ab initio SL)
英语语言初级课程适用于没有目标语言经验,或者经验及其有限的学生。
课程介绍:
让学生通过对语言、主题和文本的研究,培养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在新版大纲中(由2020年考试期开始),五个核心主题包括: Identities(身份认同), Experiences(体验), Human ingenuity (人类创造), Social organization(社会组织), Sharing the planet(共享地球), 并且需要另外学习两部原版文学作品。
英语B(English B SL/HL)
上文提到了,英语B 是几乎所有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会选修的学科 (英语母语学生需选择English A)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并多方位运用。考官非常希望能看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严密的行文逻辑。
课程介绍:
让学生通过对语言、主题和文本的研究,培养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语言的运用。
教学大纲分为五个规定的主题:身份、经历、人类智慧、社会组织和共享地球。
考试内容:
校内评估形式为口头评论(Individual Oral):
这一项评估由一场个人口试构成,由授课教师进行评估,并由国际文凭组织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校外评审。
英语B的口试分为互动口语 Interactive Oral 和独立口语 Individual Oral 两种,满分为20分。
互动口语考试需要和4~5个伙伴组成一组,根据一个给定的题目进行12~15分钟的讨论。讨论需要录像并提交给相关评分老师,分数会计入英语B的内部评估。独立口语中,考生会和考官面对面进行考试,首先是学生描述给定了一幅图片,该图片的主题与考生平时英语学习中碰到过的知识点密切相关,学生有准备时间,然后用 10分钟时间描述这篇这张图片。描述过后,考试考官会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5分钟的提问,目的是帮助考生将一些没有能展开的点再次展开。
SL的题目与IB英语的五个主题相关,HL要求学生从已经学过的两个作品选择任意一个进行作答。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在正式考试时,有10分钟的时间进行独立的口头表述,5分钟的时间回答问题。
校外评价形式为写作:
试卷一考查输出技能,学生需要完成两篇写作
试卷二考查接受技能,有听力和阅读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
阅读五个文本,形式包括信件,新闻,散文,日记,广告等。文本围绕IB的五大主题,单词难度不高,无托福专业的科学专有名词,SAT的历史生词等,整体贴近生活。
题目的形式变化多样,包括词汇,造句,简答,判断等,强调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运用的综合能力。本土化表达倾向强烈,要求学生具备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景的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考查面广,出题灵活,若花标化考试对学生解题技巧的要求,真实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出分情况:

在2020年5月份的考试中,根据考试成绩分析,标准级别考试中,英语B拿到7分学生的比例为23.3%,占该科目所有考生人数的四分之一,而拿到6分的比例为45.8%,将近一半。在高级别考试中,英语B拿到7分学生的比例为31.9%,占该科目所有考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而拿到6分的比例为43.8%,将近一半。从数据来看,英语B的高分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Prev
美国文学时代和流派、体裁划分
Next
Español
Loading...